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
6月9日,市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市政府关于重庆竞技体育发展情况的报告。
报告显示,近年来,重庆运动员参加国际性赛事累计获得126枚奖牌,其中金牌75枚;参加全国性赛事累计获得753枚奖牌,其中金牌246枚。
接下来,重庆将加强场地建设与投入保障,力争实现2029年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目标,同时,重庆将实施“领奖台计划”,着力培养“金牌选手”。
重庆运动员参加国际性赛事累计获得75枚金牌
报告称,近年来,重庆大力推进体育强市建设,承办了一批有影响力和关注度高的国际赛事活动,先后成功举办永川国际女足锦标赛、亚洲田径大奖赛、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等高规格国际性体育赛事21场、全国性体育赛事77场。
重庆运动员参加国际性赛事累计获得126枚奖牌,其中金牌75枚;参加全国性赛事累计获得753枚奖牌,其中金牌246枚。特别是在2016年里约热内卢奥运会和2021年东京奥运会两届奥运会上,重庆运动员一共摘得了5枚金牌,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为重庆增添了光彩。
此外,重庆运动员在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和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分别获得3金3银4铜和2金8银2铜。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重庆运动员王强代表参赛运动员宣誓并参加了多个竞赛项目,实现了重庆冬奥参赛“零的突破”。
力争实现2029年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目标
报告显示,近年来,重庆市政府始终坚持将参加和承办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活动作为锻炼运动队伍的重要平台和展示重庆形象的重要窗口。
重庆大力推进竞技体育训练设施建设,建成市运动校新校区,改建射击校飞碟靶场,竞训中心游泳跳水馆即将投入使用,大渡口国际小球赛事中心已按进度完成规划立项。
接下来,重庆还将加强场地建设与投入保障。结合城市功能提升行动,实施办赛促训计划,对标承办国际国内大型赛事需求,结合城市功能规划,对全市体育场馆规划布局进行统筹谋划、充分论证,推动规划项目、在建项目加快建设,有序推进老旧场馆改造提升,力争实现2029年承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目标。
同时,重庆还将按照国家级训练基地标准和备战需要,加快推进现有训练基地提档升级改扩建工作,统筹建设异地训练基地。加强体育赛事、项目品牌打造,强化宣传推介,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充分发挥各级体育总会、项目协会等社会组织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场馆、赛事、竞技项目建设运营。
实施“领奖台计划”着力培养“金牌选手”
报告称,未来,重庆将加强备战扩项与优势培育。全力做好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备战扩项和竞技实力提升工作,力争小项备战参赛率突破60%、冲击奖牌项目达到20个以上、争金项目达到10个以上。具体来看:
一是实施“领奖台计划”。进一步巩固举重、摔跤、空手道、拳击、武术、田径、攀岩等传统优势项目基础,着力培养“金牌选手”;大力培育跆拳道、跳水、射击、射箭、艺术体操等现有项目,增强竞技实力;探索布局赛艇、皮划艇、蹦床、霹雳舞等新增项目,努力培育新的优势项目。
二是实施“入场券计划”。结合奥运会、全国运动会项目设置,对于重庆尚未建队备战的体操、自行车、手球、曲棍球、现代五项、帆船等大项,逐步扩大重庆参赛项目数量,争取更多参赛资格。
三是实施球类运动振兴计划。加强“三大球”“三小球”场地设施资源整合利用、关键人才引进与培养、科技助力,支持区县、高等院校、企业组建球队,夯实球类运动项目基础。
四是实施冰雪运动项目“跃升计划”。持续深化与北方冰雪运动实力较强省(区、市)的交流合作,探索在外省(区、市)建立冰雪运动项目训练基地,强化人才培养、训练竞赛、科技应用互促,重点推进冰球、花样滑冰等项目发展,力争在国内外大赛中取得新突破。
上游新闻记者 刘波
本文来自【上游新闻-重庆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